士明圖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如霞老師主辦農會考試超過40年! |
|
|
農會國文(作文)重要新興概念與議題(農會考試權威/李如霞老師獨家提供)(請務必選擇掌握[第一手資訊]之農會考試用書出版社—每年協助二之一以上新進人員錄取、三之二以上升等人員錄取,輕鬆上榜,金榜題名)(113.08.08) 1.氣候變遷調適相關有很多新興觀念和議題。 2.極端氣候帶來農損的農業保險問題也會受關注。 3.暖化影響,生物保種問題,保存種子也受注意。 4.有機永續農業種植方式,比較有抗暖化的能力等。 ※基於生物多樣性的「生態密集農業」(參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tory.php?story_fbid=10159719623121008&id=657621007&mibextid=qi2Omg&rdid=cmfIALSfR3yKQfMC)※ 「生態密集農業VS資本密集農業」, 有何不同?而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為什麼寫成資本密集農業,而不是永續密集農業?簡單地說,Sustainable這個字已經被農企業資本家用來漂綠了,他們的Sustainable intensification說穿了就是要農業操作延續資本密集的技術,包括農藥、化肥、基改技術等。反之,生態農業是近年來被認為是氣候變遷的解方之一,例如,IPCC(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)在去(2022)年就認為不但有助於減輕碳排放,又能讓農業適應氣候變遷,因此呼籲各國決策者加以執行,聯合國糧農組織(FAO)近來更是極力地推動。 「生態密集農業」就是基於生物多樣性的農業,其目的是透過提升農業生多樣性,在大幅度減少農藥化肥的投入與農地的擴張之下,來提高作物生產力。而生態密集農業,有八個好處: 1.品種多樣性:同作物種多品種有助於減少病蟲害、增加產量、提升對環境變化的韌性。 2.作物多樣性:透過間作、混作、輪作等,增加農地整體產量、提升韌性、減少農藥化肥的使用。 3.覆蓋作物:可增加土壤肥力與碳積存、減少沖刷、降低雜草問題、提升農地生態系的營養層多樣性。 4.農田週遭種綠籬:促進天敵族群、增加授粉。 5.鄰田作物多樣性:不同農田各種不同作物在增加多樣性,可以保障整個鄉村的經濟生產(天災時不會全軍覆沒),提升整個地景的功能(包括美觀)。 6.農漁牧綜合經營:減少農藥化肥投入、增加整體產能。 7.混合放牧:增加放牧產量、(增加碳積存)。 8.混林經營:增加碳積存、提升對逆境(如乾旱)的韌性。 此外,於推動生態農業時,並會遇到下列各項阻礙: 1.品種多樣性:缺乏種原、現行育種強調單一化種植、法規不許種非規格化品種(這一點適用在在歐美日本)。 2.作物多樣性:缺乏種植與採收的技術、現行品種較難適用於間作/混作系統、農業補貼只限於單一化作物(包括農藥化肥)。 3.覆蓋作物:選擇錯誤的種類與種法,導致與農作物競爭生長。或者反而吸引害蟲。 4.農田週遭綠籬:減少農作物的面積、增加管理成本。 5.鄰田作物多樣性:需要不同種植與採收的機器、每種作物產量不多、需要販售不同產品。 6.混林經營:增加育苗、種植與伐木成本、某些樹種經濟價值較低。 同時,轉型初期可能需要政策支持,但實施之後就可看到其好處。 以下為參考資料來源: 1.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rren.kuo.5/posts/pfbid02BrTnn4oZ3hGK9z6YLmhwRf6ofNN76dczKiYMy7qsJZjEfmfFEjR3y1qEuwWgWGgbl 2.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rren.kuo.5/posts/pfbid02z6Z6WcyiiKxb9KoLnxNErjLFS6vaEufANbpwKg9RcA9VShj9iR4csffr5uj9ZCQUl 3.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rren.kuo.5/posts/pfbid0t3S6wpv5QTbEo7NeGFMRFhkKmNQ232eR3h5hWEqL821gHaEXJs7AcjuDCtBHF6Pml 4.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warren.kuo.5/posts/pfbid0q1HhoN1yyaMWqFVZGrJu2AuT9DbRoGY3TqW7MWhBiTBxm37MjchwVBwBPM4s9cyWl 5.https://www.fao.org/agroecology/home/en/ 6.https://academic.oup.com/jpe/article/16/6/rtad018/7213968?fbclid=IwY2xjawEa_KtleHRuA2FlbQIxMAABHZa5ONP9fZvAGlbmBCcg4E19Kp91Nm33coREx_FOD2loDndjztNVmkkiag_aem_A6M3BM3m2pamf7U_KWZpLg&login=false ※碳交易上路 碳交所田建中:農業將成重要碳權來源:國外自然碳權將上架 臺灣自然碳權加速推進(參:https://www.agriharvest.tw/archives/114570?fbclid=IwY2xjawEa3nVleHRuA2FlbQIxMQABHfEFBaoD7Nj6w4IXtKu2P8QpafmuKomZnI9MiZBZDqCefqpHvkEO08VPlw_aem_N7pSzlowpv-vrqP2xpiijA)※ 「自然碳匯」指的是將二氧化碳固定、封存或儲存於森林、土壤、海洋,具備「移除」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實際效益,不僅國際積極開展,國內目前也著眼於此。 國內碳匯轉碳權當下的主要途徑是透過「溫室氣體自願減量專案」,事業或各級政府可自行或共同申請,首先按照方法學撰寫專案計畫書,經第三方查驗機構確證後向環境部申請註冊;註冊通過後執行專案,執行過程需定期撰寫監測報告,再經第三方查驗機構查證,最後由環境部審查通過後核發碳權。 土壤碳匯發展潛力大 小農可合作共享碳權效益:田建中表示,海洋碳權部分和森林碳權相同,需要面積夠大,「目前案場都在海外,因為藍碳也需要一定的經濟規模,這其實是一樣的道理。」目前國際藍碳主要使用Verra(自願性碳認證標準的驗證機構)潮濕濕地和海草恢復方法學(Methodology for Tidal Wetland and Seagrass Restoration)。 小農是臺灣農業的特色,田建中認為國內應發展適合本土農業的方法學,或針對土地量測的方法進行優化,未來即使農民單一個體的土地面積狹小,透過聯合幾百、幾千個小農,大家也能共享碳權帶來的效益。「農業本身是深具負碳潛力的產業,在碳權世界的遊戲規則裡是碳權的供應者,是收錢賣碳權的一方。」 田建中指出,本土自然碳匯發展可從土壤管理、種植方式改變開始,例如採取有機耕作、草生栽培等負碳農法,增加土壤有機質等固定土壤碳匯,待農業相關方法學完整建立,有了將碳匯量化的依據,土壤碳匯相當值得期待。「我覺得方法學經過逐步演進,農業未來會成為很大的碳權產生來源,這對農民收入是有幫助的,有點像農業升級的概念。」 ※暖化衝擊日深 我應打造更多方舟計畫(參:https://anntw.com/articles/20240606-7nUf)※ ※餐桌上的保種運動 打造糧食的「挪亞方舟」(參: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餐桌上的保種運動-打造糧食的「挪亞方舟」-073333035.html)※ ※台灣小米種子送到「末日種子庫」 對全球農業永續發展做出貢獻(參:https://ncusec.ncu.edu.tw/news/press_content.php?P_ID=41663)※ ※〈地球氣候〉抵禦糧食危機的防線:建全球種子庫(參:https://anntw.com/articles/20220501-AbBQ)※ ※氣候變遷下台灣糧食生產因應對策(農糧署:蘇宗振)(參:https://www.moa.gov.tw/ws.php?id=18969)※ ※NASA最新研究指出,2030年全球主要糧食作物將因氣候變遷減產(參:https://www.greenpeace.org/taiwan/update/29073/nasa最新研究指出,2030年全球主要糧食作物將因氣候變/)※ ※種子庫可望為我們提高糧食安全的機會(參:https://tccip.ncdr.nat.gov.tw/km_news_one.aspx?kid=20230713231603#)※ ※國產雜糧優質種子 建立生產體系進行式:應對全球糧食安全風險的重要選項(參:https://www.agriharvest.tw/archives/109975)※ ※餐桌上的保種運動 打造糧食的「挪亞方舟」(參: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餐桌上的保種運動-打造糧食的「挪亞方舟」-073333035.html)※ 【農(產)業保險】 ※凱米大淹水 產險業者:農保、住火險理賠金額可控(參:https://www.ctee.com.tw/news/20240730700323-439901)※ ※凱米颱風看問題》別讓農民成為氣候難民,台灣農業保險內容、利弊一次看(參:https://www.newsmarket.com.tw/blog/208953/)※ ※凱米颱風看問題》如何落實農業保險?學者:保險應更有彈性、農民要有危機意識(參:https://www.newsmarket.com.tw/blog/208949/)※ ※不能只依賴天災救助 結合農業險 救急也救窮(參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39/8132164)※ ※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調適策略:以農業保險商品設計為例(孫智麗.劉依蓁著)(參:https://www.bioeconomy.tw/wp-content/uploads/2023/02/因應氣候變遷之韌性農業調適策略:以農業保險商品設計為例孫智麗.pdf)※ ※臺灣-建立農作物天然災害保險機制(參:https://tccip.ncdr.nat.gov.tw/ark_02_case_one.aspx?case_id=AF11)※ ※我國實施氣象參數型農業保險之檢討與精進(三):檢討與精進(參:https://www.agriharvest.tw/archives/87982)※
祝您:金 榜 題 名 !!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士明出版社-警察“試”家-李如霞老師工作室 http://www.moex.idv.tw 服務專員:張嘉萱《警察之友》LINE(1:1客服諮詢) ID:moex188
服務電話:04-8826797.0923-186838 傳真電話:04-8828515 服務處:台中市南區永和街287號 著作權警語:本公司網站及其內之所有文章係著作權人所有,凡未經著作權人同意而任意於其他網站上修改、張貼、公告、重製或轉載者,將以違反著作權法論。 著作權所有.翻(盜)用必究!法律顧問:嘉誠國際法律事務所 |